對於導師的感覺,是很溫和親切的人,看過他的人生轉折故事,加上實地聽述,打從心底佩服的敬意油然而生,尤其在台灣早期的環境,要走演藝或說是藝術創作之路更加不間單。很喜歡憨厚老實,本土味的創作者。
不過我只有看過天馬茶房 QQ" 改天有空要慢慢追老師的作品!
-day1
我們這一組雖然沒有做紙上電影,不過老師指派一個小作業是書寫一個故事,存在於每個人心中最深刻的「我記得」,然後再發展成分鏡短片,老師再從每個人的分享來進行指導與呈現修正。
老師認為,創作並非是用錢多出來的,電影是給人看的,應該是由靈魂深刻出來的!
或許當今要走都要抱持著不怕窮,不怕挨餓的心態,目前台灣環境的現實。
然後老師提到日本知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家庭倫理中常發生的一環,小孩子長大進而跟父母漸行漸遠,是有著追求人生夢想也有這社會化的複雜情感,看了這些作品似乎也被感動不少而想到自我相關的經歷情境..
http://dep-administration.hccg.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172614
讓電影帶著你走,提到這部
八又二分之一
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eroach/28.shtml
http://bo.2nono.com/read.php/121.htm
學員提問,講到這部
月光下,我記得
http://matt.adulan.com/2006/05/post_39.html
http://funscreen.com.tw/ShowSee.asp?S_NO=22&period=12
聽聞+真實片段+改編(Q&A就沒特別紀錄了)
-day2
這邊請學員上台分享「我記得」的故事,有許許多多令人動人的故事,有許多事觸及內心深處的傷感,即使不好意思說著失態了,我想大家卻都很能體會,因為我相信在場的大多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
自己也想到在大學時,兩次痛哭流涕,有一堂是國文期末考,寫到關於我的母親,結果我臉上手上都是淚水跟鼻涕,文末最後一句我是寫對不起老師我寫不下去了。另一次是第一次導聚我跟老師聊到家裏的狀況,也是講到那邊突然就無法控制...。
而除了人生深沉面的分享,也有著許多有趣或是幽默的故事,老師藉由同學們的描述來建議並且點出該怎麼呈現,講述的當下腦中的確浮出一幅幅畫面,真是蠻有趣的。
鏡頭要留意的是,當下的季節,光線分佈,顏色色調,都需要很清楚,因為影像會傳遞一些意含或是額外訊息,「空鏡」也是一種運用的方法。
講述自我的故事也容易忽略一些本身的設定,比如家庭環境是小康還是軍公教,是在鄉下還是眷村?
而記憶存在的類型更不只於影像,還有聲音,味道或是外在的物體都可能是讓心海掀起漣漪。
故事有豐富的情感,需要用適當的文學形式來呈現(maybe小說,散文),也可以適當抽離事件,不需要用過多的事件能呈述一個感覺。
生命的故事往往是一個長篇,可以從中挑一個關鍵作為開場,例如
阿嬤嘴裡閃爍的金牙
聞到漂白水的味道想起醫院
地上的舊式錄音帶帶著回到兒時錄音的記憶
指針的擺動道出時間的流逝..
好多好多...
-day3
一般短片形式的影片,大概給予 20個以下的分鏡。
鏡頭中場景是有不小的學問=>角色心理+戲劇邏輯。所以得出鏡頭下的主角模樣(遠近,角度)
一般而言,旁白太多會被視為偷懶,因為這樣子就把故事直接跟讀者講了。
想像的基礎才來自於日常的各種生活筆記。
給予演員角色的設定,透過`角色自傳'是個很好的方法,建立之後,(演員)比較能站在他的角度說話(所謂活在心理)。
有些導演是不給演員劇本的,怕台詞是演員所不習慣的(有些厲害的導演是沒有所謂的劇本,一切都已經在腦袋裡)
有時演員重選時,會遇到角色與演員不批配的問題(無法滿足戲劇邏輯),這時候可以選擇重設角色,或是重跑劇本邏輯 (A->B->C)
紀錄片相較於劇情片,是一種摘要的形式(?)
走上創作之路,與其說創造力的重要,不如說「持續力」更是關鍵!
先從紀錄片開始,留意於生活週邊的人事物,如果一開始就對劇情片抱持著太大的夢想,容易好高騖遠,建議餅不要畫太大,創作也可以從旁邊的環境開始。
延伸閱讀
電影分鏡概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