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蔣勳「談孤獨」

開頭用「鰥寡孤獨」來解釋孤獨的各種情境含意。

然後提到,有時人會處於一種`可望孤獨'的機會來進行創作,似乎是一種給自己沈靜的心來提煉思緒呀。

中國文化中的儒術或許把君臣家的`各司其職'看得過重,這樣的世俗觀念,卻會逼害到個人的孤獨機會。

而莊子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一種完美的意境。(個人獨走議題...)

   .. 不好意思中間快餓昏+打瞌睡 z_z

有誰看到屈原死前的細節?還是這是作者的文學之一?

古代的俠也常有著給人一種孤獨感,例如竹林七賢,顛覆著儒家的孝道(奔喪,祭祀一定要哭嗎?) <-使我聯想現今請電子花車哭墓的確是不好..

魯迅最後的作品,留與不留,最後的純粹(?)

長跑的孤獨,李白的舉杯要明月,對影成三人..
寫到生命的底層

在去網路上找一些心得摘要,多看一些應該比較能體會
http://rumotanart.com/?uid-133-action-viewspace-itemid-1654
http://thinkerckd.blogspot.com/2008/02/solitude-1.html
http://blog.xuite.net/laurapan/simplism/15627437

嗯,老實說演講的當下我沒有足夠的心境來體會講者的字句呀!@x@先是跑去全家買東西吃補血糖,後來去站在後面聽演講,覺得才不會倒下 = =" 


朱全斌 講題◎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敘事形式的比較

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做了實例的舉例

赤壁 <-> 色戒 <-> 蔡明亮的作品

忘記標題
1.結構
以一般商業電影的形式,通常會符合三幕戲(ex 黑暗騎士)
建構 -> 失序 -> 高潮(結局)
2.人物(實際情節)
3.主題

電影可以歸納出類型:戲劇,驚悚,恐怖,愛情,文藝,動作等,每種片有不同的特徵取向。

電影是給觀眾一種無形的契約,一種看完會讓心靈滿足的約定,所以有很大的成份,會走進去電影院的人是有著期望的,站在行銷的立場,電影需要符合觀眾的期待,需求,人會選擇一部,並從中投射自我獲得滿足。

製作電影上的文法規則,比如鏡頭切換需要符合戲劇邏輯,或是使用長鏡頭來呈現真實。

換句話說不跟從商業導向的就不一定跟從這項規則,不一定有因果也不一定有邏輯,沒有切確的劇情鋪陳,所謂藝術影片。

舉例韓國導演金基德,常用不重要的路人發生意外,事件意味著什麼?

李安的電影重視人物的內在,重新詮釋電影類型
西部片+文藝愛情=斷背山
文藝片+武術=臥虎藏龍

一個好作品應該是重視演員是否適於該角色 > 啟用大名星.. (赤壁角色適當否?)


李志薔  講題◎新新導演,新新浪潮

講師有用投影片,將台灣的電影歷史剖析的蠻清楚的,
早期因為台灣環境封閉,且能看電影便是福,也很少人會看外國片,所以還有不少類型的國產片,隨著WTO的開放+電視普及,台灣消費市場卻一樣小,沒有大量資金的贊助,使得好萊塢式的盛大廠片劇情片不可能出現,
許多失敗的案例讓電影人望之卻步,只得利用藝術電影繼續讓台灣電影在國際嶄露頭角,從成本考量東扣西剪能拍的類型就剩下愛情文藝小品,這就是目前國片的窘困。

[節錄]投影片內容

1980前
社會寫實片
女性復仇片
瓊瑤式愛情電影
武打片 (武俠片)
軍教片
  
一般公認1983年 「兒子大玩偶」為台灣新電影起點打敗老導演胡金銓的「大輪迴」
(改編自黃春明鄉土文學 導演侯孝賢 編劇吳念真 )

新導演,新態度
1.以一種更熱血的精神從事電影行業
2.更願意貼近觀眾需求
3.多元類型片
4.採用明星 (尤其年輕偶像演員)
5.更強化電影行銷
6.校園巡迴宣傳
7.尋求跨國合作的可能性

一個新的觀察起點
2002易智言《藍色大門》

1.小品題材
2.青春哀愁,但不沉重
2.年輕人有共鳴
3.新演員新面孔 (捧紅桂綸鎂、陳柏霖)
4.講了一個順暢的好故事
5.票房不俗

新新浪潮特色
1.不分藝術和商業,希望盡量接近觀眾
2.發展類型片 (鬼片、同志片、公路電影)
3.題材有年輕化的趨勢
 (年輕人有興趣的題材)
4.採用年輕偶像演員
5.商業走向的影片更多元化

EX
2007 《刺青》 《練習曲》
2008《九降風》 《海角七號》 《囧男孩》

同志片類型
EX
周美玲《艷光四射歌舞團》2004
《刺青》2007
《漂浪青春》2008
陳映蓉《十七歲的天空》2004
陳正道《盛夏光年》2006
陳宏一《花吃了那女孩》2008

公路電影類型
2006李志薔《單車上路》
2007陳懷恩《練習曲》
*2007林靖傑《最遙遠的距離》

台灣以往多在光譜兩極端—很藝術or芭樂
今後要往中間的類型的發展,應該是會是主流

電影院上映的紀錄片
胡台麗《穿越婆家村》
流離島影– 12隻離島35mm影片
吳乙峰《生命》
顏蘭權《無米樂》
林育賢《翻滾吧男孩》
鍾孟宏 《醫生》
楊力州《奇蹟的夏天》

(哇,待看清單一下子暴增了!)

漸漸擺脫前行代導演的人文主義美學,企圖發展出屬於台灣自己的紀錄觀點題材也從以往的封閉、單一,慢慢擴展開來。
如:社會運動,民主抗爭,勞工與公娼,原住民文化,弱勢團體或人物特寫,土地倫理,生態觀察與環保議題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思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